太原股票开户去哪里
大列巴适合配汤、配菜吃。
摄影/刘松涛
这个东西真难吃!
太好了,带回去送领导!
如果你爱一个人,出游的时候记得给他带一份当地特产;如果你恨一个人,出游的时候千万别忘了给他带一份当地特产!
“求北京/湖南/四川/广西……又便宜又难吃的特产带给领导”。最近各大网络平台上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求助帖,窝囊打工人终于从苦中作乐切换到了苦中作妖。
各地网友“见贤思齐”,纷纷祭出看家特产:景区卖的京八件点心,噎得人脖子抻出二里地;广西水晶包是“肥肉+白糖”馅,把肥腻写在了脸上;美食大省广东都不能幸免,硬到可以“掟死狗”的炒米饼能崩掉领导的门牙;川渝“哈儿果”色素香精爆表,骗了不知道多少游客,也是完美的选择。
这些难吃的特产究竟是谁研究的呢?
制图/张琪
打工人的互助终于还是变成了一场美食文化苦旅。我们堂堂美食大国,到底还有多少让人想起来就摇头的地方特产?
为什么不同的特产能做到统一的齁甜?
各地推选的难吃特产,出镜率最高的就是甜食,往死里甜、甜到发齁、甜到看一眼都想打胰岛素的那种甜食。老祖宗们吃到糖确实不容易,逮住机会就要吃回本,现代人整天坐在办公室,水果奶茶甜点伺候着,相同剂量的糖分已然无福消受,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忆苦饭?
在南方的许多省份,冬瓜、姜、桔子、马蹄、莲藕,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都被拿来糖渍。原本鲜灵的蔬果失去水分,挂满糖霜,仅仅看一眼就觉得想喝水。小时候不懂事,看见冬瓜糖裹着糖衣,晶莹剔透的,就拿起来放嘴里,入口才发现甜到发齁,于是冬瓜糖顺利成为“童年噩梦”。
如果还有比纯甜更致命的,那么一定是糖油“混合双打”。
山西的闻喜煮饼,是一种“三糖会审”的食物。和面要加入饴糖、红糖,馅料里有白糖和蜂蜜,炸制之后还要浸泡在白糖和蜂蜜熬成的糖浆中。闻喜煮饼曾是很入流的点心,鲁迅在小说中写主人公去看友人时“提着两包闻喜名产的煮饼”,一看题目——《孤独者》。拿这种“糖衣核弹”送人,很难不孤独。
闻喜煮饼,完美的糖油混合物标本 。
图/亭亭子珂
蜜三刀、羊角蜜、云南陆良麻衣馓子,都是炸制的糖油混合物,看一眼泛着油光,咬一口满嘴蜜糖,吃两块就能让胰腺完成全年的胰岛素KPI。
如果油以更原始的肥肉粒形态出现,杀伤力还要再上一个量级。广州鸡仔饼、陕西水晶饼、广西水晶包、福建礼饼、潮州朥饼等等地方特产,馅料都有“肥肉(猪油)+糖”的组合出现,有的还加入甜食界臭名昭著的青红丝和五仁馅,吃下去打嗝都能反出油味,帮人从0到1实现“三高”。
山西的孟封饼和太谷饼,还有内蒙古的丰镇月饼同样糖油混合,没有五花八门的馅料,却被网友们评论说难吃得独辟蹊径。这几种点心要用到胡麻油,也就是亚麻籽油,有一种特殊味道,没吃过的人会觉得是一种变质的怪味,如果饼保存不当而变干,那更是难以下咽。
太谷饼口感酥软,曾经也是皇家贡品。
图/闷一口醋
既然是当地特产,多半都有一套传承百年,甚至几百年的制作工艺和配方,其中有的部分已经与现代人的口味差距甚远,甜度就是一项重要的指标。糖曾经是奢侈品,是身份的象征,那些极甜的特产不少都是御前贡品,而现代人控糖还来不及。人的口味已经改变,固守传统配方的地方特产会让人觉得难吃也并不奇怪。
不过,各地已经在改进口味这件事上百花齐放,“放弃治疗”的放。陕西人搞出油泼辣子酸奶,还有花椒酸奶和花椒啤酒。济南人研制成功把子肉酸奶,天津人不甘落后,拿出煎饼果子味牛奶。北京的炸鸡蘸豆汁儿酱你能不能接受?如果不能,那不妨试试重庆人的麻辣冰淇淋。
齁甜和干噎是特产的两大要素,
全国各地都有哪些年度“噎人王”?
介绍一下我的朋友 地道风物 ,他来自 《中国国家地理》 杂志,足迹遍布全国上千个市县,只为探究中国每一寸土地的不一样。
风物君的2000多篇原创文章,还写了啥?
“这个东西真难吃!太好了,带回去送领导!”噎得人脖子抻出二里地的北京的京八件点心;满脸写着肥腻的广西水晶包;能崩掉领导的门牙的广东炒米饼,;色素香精爆表的川渝“哈儿果”,打工人的互助终于还是变成了一场美食文化苦旅。
我们堂堂美食大国,还有多少让人上/下头的特产?
中国最“散装”的大省,这里的“博物馆天团”有多精彩。有鼎鼎有名必打卡:水墨风的苏州博物馆、中西合璧的南通博物苑、镇江博物馆,拥有大气壮美的藏品的徐州博物馆和大运河博物馆,也有一众低调宝藏的特色博物馆。
江苏博物馆里,都有哪些兼具南北特色的珍宝?
她曾三度成为王朝的首都、陪都,但与洛阳、南京甚至北京等古都相比,总是多了一分战火烽烟淬炼出的雄壮与凝重。如今,人们涌向这里,感慨于重修过后更显宏伟的巍峨城墙,流连于屹立千年壮丽精美的石窟,惊叹于飞架在绝壁之上的古寺……而这只是她万千风采的一部分。
让“中国由此迈向大唐”,大同到底有何不同?
广东人吃东西,贪的就是那一口“鲜”,新鲜食材从进厨房到入口以分秒计,烹饪追求镬(huò)气,是反对预制菜的主力军。但有一样预制品,却长期霸占广东人的冰箱和餐桌,几乎贯穿了每个广东人的童年,堪称“广东人待客最高礼仪”。
广东人如何把鲮鱼,吃出一百零八变?
甘肃牛肉面、馍饼、手抓羊肉等美食早已名声在外,但这些最搭配的莫过于一杯清新解腻的茶。从东到西直线长度超过1400公里而来的茶,在甘肃衍化出罐罐茶、三炮(泡)台、茯茶等万千变化,让甘肃成为了西北喝茶花样最多的大省!
甘肃人的茶碗里,到底有多少种宝贝?
作为 中国国家地理 旗下的内容平台
专业是风物君的最基础要求
用最专业的摄影作品
最用心的文字
把最地道的中国风貌展现给你看
点击下方公众号
开启你的风物之旅吧
声明:
我们会不定期推荐优质公众号
推广文案版权归属原公众号
本条非收费广告
若您感兴趣可选择关注
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
恒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